4月4日,市中医院川南中西结合肿瘤防治中心在医院麻醉科、放射科及超声科的合力下成功开展了2例肿瘤微波消融术,这项手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医院在微波消融术方面实现了零的突破,开创了我院肿瘤微创治疗新领域,标志着我中心在肿瘤微创治疗道路上又向前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患者一:邹xx,男,52岁,因“肝区疼痛5+月”入院,5+月前患者因肝区疼痛于广东某医院就诊,提示肝内占位,患者返回自贡市某医院就诊,查AFP>1000ng/ml,结合乙肝病史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2019.11.11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术后未行放疗、化疗、靶向治疗,术后患者疼痛减轻,AFP明显下降,2020.03.23就诊于我院,查AFP>1000.0ng/ml,胸腹盆增强CT示肝癌术后,肝左外叶下段结节,不排除转移灶?患者目前AFP再次升高,肝内出现新发病灶,考虑复发。
患者二:患者肖xx,女性,51岁,因“肺癌术后2+年”入院,患者于2017年9月体检发现右上肺阴影,2018年3月在某医院外科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示右肺上叶多发微浸润性腺癌,术后行4周期DP方案化疗,长期我科复诊未见新发病灶,此次入院复查,完善头颅CT+胸腹部增强胸部CT提示:考虑肿瘤转移或原发肺癌可能,针对双肺结节,患者拒绝外科手术治疗。
针对两位患者目前病情均考虑术后复发,中心何爱国主任及中心副主任黄建清积极组织科室讨论及多学科会诊,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介入科远程会诊,认为患者有微波消融指征,无手术禁忌症。
经过积极的术前准备,并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介入科刘源教授与中心李亮副主任医师在静脉麻醉及超声引导下为邹某行肝左外叶下段结节微波消融术,与中心张巨江主治医师在静脉麻醉及CT引导下为肖某行左肺结节微波消融术,手术顺利,2名患者安返病房,生命体征平稳。

微波消融技术的成功开展,丰富了我中心的肿瘤治疗手段,扩大了肿瘤治疗范围,以针带刀,实行精准、微创、高效、完全的治疗,切实有效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将造福于更多肿瘤患者。
延伸阅读
什么是微波消融术?

微波消融就是将一根特制微波针,经皮穿刺到肿瘤中心区域,在微波针的某一点上含有一个1毫米大小的“微型微波炉”,由它释放的微波磁场可以使周围的分子高速旋转运动并摩擦升温,从而使组织凝固、脱水坏死,达到治疗的目的。
微波消融适应症有哪些?
1、无法通过手术切除的肿瘤;
2、因年龄、心脏、肝脏等原因不能进行较大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肿瘤例如肝部、肺部的实性肿瘤;
3、姑息性治疗,患者病情严重,肿瘤瘤体大且个数多,其他治疗手段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可以应用微波消融来减少肿瘤以延长患者的生命。
